您現在的位置:中考無錫站 > 中考備考 > 高分經驗交流 > 正文
來源:網絡 作者:BUTI_SUN 2017-10-11 14:14:19
借助課文立意。如話題“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和“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可以借助蘇軾的《石鐘山記》“余常疑之”、“余尤疑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想到堅持調查驗證以取舍別人的意見;可以借助林覺民的“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借助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借助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到不能光活自己,還要樂于為別人而生為人類而死。
又如話題“遭遇挫折與放大痛苦”和“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可以借助富蘭克林在《美腿與丑腿》中所闡述的兩種人生態度,想到用陽光心態對待生活。還如話題“水的靈動,山的沉穩”,其哲理蘇軾在《赤壁賦》中早已闡述過。他認為,江水“逝者如斯”,月亮“盈虛者如彼”,似乎瞬時都在變化,而實際上“未嘗往也”,“而卒莫消長也”,從時間的久遠來看并沒有發生變化。借此,同樣可以產生很多的聯想,難審的題也就不難了。諸如此類的課文還有《諫太宗十思疏》、《滕王閣序》、《岳陽樓記》、《五人墓碑記》,梁思成的《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霍金的《宇宙的未來》、魯迅的文章和古人的詩詞等。只要考生學會靈活借助,都可以啟發為話題作文立意。
化大為小,小中見大。既然魯迅先生可以從戰亂迫使人們以低價兌換銀票的小事而引出對幾千年歷史的思考,我們為什么不可以把話題所蘊涵的哲理用我們所熟知的生活小事揭示出來?例如,從自己挨打看到父親這個稱呼的份量;從一個人在物質條件豐裕時始終穿布底鞋,窺探出他心里裝著百姓的思想境界等。
變換視角構思。如話題《人與自然》,一般考生會寫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可以由蘇軾等文人借自然蕩滌自己的胸襟,想到回歸自然、淡泊名利。湖南考題中的話題作文以《家庭教育》為題,慣常思路是勸告家長給孩子“民主”、“平等”、“自由”,開籠放雀。有個17歲的女考生卻把自己設計成一個10年后的母親,用寫信的方式告訴未來的寶寶,自己準備怎樣當家長。視角一經變換,讓人眼睛一亮。
2018年無錫中考各科真題及答案 | ||||
語文 | 數學 | 英語 | 物理 | 化學 |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無錫中考網,2022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